第604章 民早珐琅彩-《直播鉴宝:大哥可真刑啊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那你可就错了。”何仁乐了,“这个蒜头瓶,焗好了起码能卖个五六万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大家都很惊讶,但最惊讶的肯定是吴钢,提盒他没看出来是小叶紫檀的就算了,毕竟外面刷了一层油漆。

    可这个蒜头瓶,他可是看得很准,就是民国的珐琅彩,碎了还值五六万?那完整器不得卖五十万啊?

    何仁笑道,“完整器还真值五十万。”

    吴钢麻了,“师父,这不是民国的吗?”

    “是民国的啊,不过是民国早期的。”

    张诺撇撇嘴,“有什么区别吗?还不是民国的?”

    按理说这话没错,民国持续时间不长,确实没有必要分什么早中晚,可是换成珐琅彩就不一样了。

    何仁看了一眼吴钢,“刚子,你还没想明白?”

    见吴钢一脸迷惑,何仁叹了口气,“珐琅彩,或者说彩瓷,最好的肯定是雍正和乾隆时期的,再然后,不是康熙,不是嘉庆,而是民国。”

    “啊?”

    众人都是一惊,这个他们还真不知道,熊翰林忍不住问道,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“其实就是信息不对称。”何仁一个战术后仰,“在民国之前,民间其实不知道皇帝喜欢什么,可是到了民国,清朝皇宫里的文物失散了不少,有一些流入了民间,大家这才知道,原来雍正和乾隆都特别喜欢粉彩,尤其是珐琅彩。”

    “然后就引发了一阵仿古热潮,民国三年在故宫文华殿和武英殿开设了一个古物陈列所,展示了不少清宫旧藏的珐琅彩瓷器,这回仿古的热潮就更盛了,尤其是珐琅彩,出现了不少仿烧的瓷器,这个蒜头瓶就是。”

    张诺还是觉得不可思议,“民国的烧制技术还能比嘉庆时期的好?”

    “侧重不一样嘛,古物陈列所算是故宫博物院的前身,以前可没有这种皇家博物馆,所以第一批展出的珐琅彩就成了民间手艺人争相模仿的对象。不要小瞧了民间高手,确实有不少好作品。”

    见大家还是不太相信,何仁从盒子里挑了一块比较大的瓷片说道,“你们看,这里应该是蒜头瓶的腹部,应该是《仕女婴戏图》,画得不错,有大师的水准。而且上面还有诗,有诗有画有花,这不就是花神杯的路子吗?”

    张诺傻了,接过瓷片看了半天,发现上面还真有半首诗,只不过打碎了,无法连成一句,“无限月,花满……这是什么诗?”

    何仁又从箱子里拿出两块瓷片,拼上以后才说道,“‘枝生无限月,花满自然秋’,这是唐代诗人李娇的《桂》,和八月花神杯上面的一模一样,你仔细看图上的花,就是桂花。”
    第(2/3)页